自我介绍
韩浩医用冷敷贴微商价格,微信咨询【bk4392】 面膜厂家直供,零售,批发,招代理,零库存、操作简单,朋友圈文案一键转发,不需要囤货全部支持一件代发!即可实现轻松一件代发创业!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信·投顾丨十月策略:入场正当时
来源:中信证券
丨观点回顾丨
九月,我们认为在内稳外扰的宏观背景下,市场情绪的低点将是新一轮行情的起点。
本 期 主 讲 人
本期核心观点
丨新一轮行情将在十月启动,入场正当时。
展望四季度,我们预判新一轮行情将在十月启动,投资者入场正当时。
一方面,外部扰动因素和美国大选的不确定性将在十月消散或明朗;另一方面,支撑A股市场的经济修复、政策预期、人民币升值等内部因素将凸显发力。建议投资者在十月入场把握四季度趋势性机会。
研大势
丨外扰消减,不确定因素逐步明朗,投资者入场正当时。
? 特朗普政府刻意制造中美关系紧张的窗口期已近关闭,外扰渐趋消散。
首先,从香港、新疆、南海到台海,甚至煽动印度对抗中国,特朗普政府为选情而针对中国的地缘政治牌已基本打完。
另外,美国威胁报复中国支持安理会解除伊朗武器禁运的可能性制裁将在10月18日前后落地,随后中美关系将迎来大选后三个月左右的缓和期。
? 随着美国大选日临近,投资者情绪将从避险转向提前布局。
我们预判,若拜登当选,美将清除特朗普之前强征的关税等措施,利好国际经济有序发展;若特朗普当选,美国刻意升级中美冲突的短期刺激行为也将消停。无论谁当选,中美展开竞争、摩擦不断的长期逻辑不会改变。
随着大选的尘埃落定,美国新一轮财政刺激计划受选情干扰将减弱,进而有望达成并推出。
? 海外疫情仍较严重,但已呈冲高回落之势。
从数据上看,海外第二波疫情已呈9月见顶回落趋势。印度近期已从单日新增超10万的顶峰回落到日增7万左右的平台期,美国也从日新增8万高峰(金麒麟分析师)跌落到当前的四、五万日新增。欧洲虽有反复,但已进入边际缓和期。
未来,随着新冠病毒毒性和传播率衰减、病死率不断走低、疫苗面世临近,第二波疫情整体可控。
丨内因凸显,经济修复再确认、政策预期和人民币升值将催生新一轮行情。
? 国内经济修复强劲,三季度GDP增速将达6%。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9月制造业PMI数据51.5%,非制造业 PMI为55.9%,新出口订单指数年内首次站上50%,达50.8%。
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10月1日至8日全国零售和餐饮重点监测企业的销售额约为1.6万亿,日均销售额同比增长4.9%。
我们测算国内三季度GDP增速将达6%,反映在A股市场的中证800盈利增速将达4%。
? 国内政策利好预期将在十月持续发酵,提振投资者风险偏好。
首先,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在10月26日至29日举行。有关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的科技创新、产业布局、区域发展、人口政策、资本市场改革等政策预期强烈。
另外,国务院于10月9日签发《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叠加退市制度预计将在四季度推出,一系列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吸引更多中长线资金入市的政策将提振投资者入场意愿。
? 国内货币政策边际收紧担忧消退,人民币升值提升估值中枢。
九月,投资者对国内货币政策边际收紧的预期存在分歧。当前,随着政策明朗,市场对国内逆周期政策将在明年一季度回归常态已达成共识,宏观流动性不会制约A股的市场流动性。
近期人民币升破6.7关口,我们预判在海外疫情严重防控不力、国内本土新冠病例零新增和经济一枝独秀的背景下,人民币走强是一波中级趋势,有望吸引外资增配A股资产。
讲配置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此前压制市场的扰动因素和不确定性将在十月不断消散,而驱动市场走好的国内经济增长、政策预期和人民币升值等力量日趋增强。
一波季度性行情有望在美国大选前的十月启动,节奏上以震荡上行或慢涨为主,投资者入场正当时。
布局方向上,建议投资者在以下两个方面把握,是否受益于人民币升值可以当作叠加因素考量。
? 基本面选股方面:建议以经济复苏为主线,把握三季报业绩超预期的顺周期制造业龙头以及调整充分的医药、消费龙头。
? 事件驱动方面:建议以十四五规划为主线、布局受益于自主可控、科技创新、产业、区域及人口等政策的主题性机会。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报记者 秦玉芳 广州报道
近来各银行密集推出零售、普惠信贷产品,个人消费贷及面向小微企业主的普惠金融信贷产品创新加速。
新推产品全线上化、纯信用化趋势更加凸显的同时,银行对细分客群个性化需求的定制化程度也在提高。多位银行业人士透露,各银行都在积极创新面向小微企业主及个人的消费贷产品,下半年拓展力度将会更大。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今年疫情以来,消费信贷依然是零售业务布局的主要方向,但在产品研发、营销策略等方面呈现新的特点和趋势,尤其以大数据为支撑的细分客群挖掘是目前业务拓展的重中之重,获客渠道上更注重对垂直领域场景的精准批量获客。
“线上化+纯信用”趋势明显
平安银行9月26日上线零售信贷产品“新一贷快贷”,是一款大额互联网贷款产品,主要服务群体为小微企业、个体户。
华润银行近期针对小微企业上线的全线上纯信用产品“金销贷”,围绕企业及企业实控人,运用企业相关的多维度数据自动化审批放款;中原银行也推出了面向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聚商快贷”,是全线上申请审批、无抵押纯信用贷款产品。
此外,中国银行、广发银行、中信银行等多家银行也均推出面向小微企业或个人的线上信用类贷款产品。值得注意的是,近来零售及普惠信贷新产品发布名单中,农商银行、农信社等地方金融机构热度上升。
某股份制银行零售业务相关负责人透露,上半年银行业零售信贷业务受疫情影响较为明显,信贷规模增长受限、不良率升高,整体压力较大;6月以来,各银行都在积极推出新的产品或升级服务,尤其面向小微企业主及个人的消费贷产品,下半年业务拓展力度将会更大。
该零售业务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前一些普惠金融产品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且抵押类占比较高,但今年疫情发生以后,零售及普惠业务的线上化程度更高,推出的基本都是全线上化、纯信用类的产品。
融360研究院近日发布的《2020年银行普惠金融产品量价分析及创新发展报告》指出,2020年以来,银行主流产品中,无抵押贷款产品的数量占比一直在上涨,从年初的40.33%增至58.40%,主要得益于无抵押经营贷产品量的大增;相应的,抵押贷款产品占比持续下降,其中,抵押消费贷类产品占比更是由22.33%降到9.63%。
另一股份制银行零售业务客户经理指出,以前50万元以上的消费贷款都是线上与线下推进,前端资料提交等环节是线上,但后端审核依然需要线下面对面沟通,疫情发生后100万元以内信用贷款基本全都可以线上化操作了。
广发银行广州分行零售银行部相关人士表示,近来该行落地和正在研发中的个人及小微企业信贷产品都是基于全线上化流程操作,通过大数据支撑的精准客户画像和风控数据模型,提高审贷效率、降低融资成本。“目前我行正在进行小微经营贷的线上化系统建设,很快也将线上了。”
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认为,今年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提速,消费金融业务逐步向线上迁移;此外,一些银行加速拓展外部场景与商业合作伙伴,渗透到餐饮、娱乐、出行、购物等方方面面,以开放的态度打造一站式金融与数字生活平台。
前述广发银行广州分行零售银行部相关人士表示,上半年受疫情影响零售信贷的不良率有所上升,使得近来银行在零售信贷业务发展上有所调整,主要体现在对中小微企业、企业主及个人客群的信贷产品加快推出的同时,对客户选择要求更加精准。
上述广发银行广州分行零售银行部相关人士认为,“双循环”政策驱动下,消费拉动内需依然是大趋势,因此消费贷仍是下一步银行零售业务发力的重点方向。“不过在新产品研发的过程中,关键还是要借助大数据等金融科技手段提升对客户精准画像及客群营销能力。”
细分客群定制化趋势增强
挖掘细分客群多元化信贷需求,通过定制化产品研发及精准营销深耕客群,不少银行已加速在细分客群领域的深耕布局。
麦肯锡分析认为,客群深耕成为存量竞争时代的必修课;要想真正推动产品创新,就应聚焦和洞察客户需求、结合外部竞争格局与内部优势认知、锁定重点客群,并完善端到端产品创新流程。
广发银行9月份推出“退役士兵社保贷”,针对部分退役军人补缴社保的个人缴费部分存在贷款融资需求设计的一款利率低、还款周期长、以信用方式为主的专项服务退役军人的个人贷款产品;郓城农商银行日前也针对代理商客群推出了专属的“品牌代理商”信贷产品;邹平农商银行此前也针对创业者个人或小微企业推出了“创业担保贷”;华夏银行为教师及教职工群体特别定制了指定消费用途的“教师易贷”等。
从各商业银行发布的信贷产品情况来看,立足场景、深挖细分客群金融需求,通过细分客群定制化产品深耕存量及拓展新客群,已成为目前各银行零售、普惠业务发展的主力方向。
上述广发银行广州分行零售银行部相关人士表示,原来零售的信贷产品更多是标准化、普适型的,并不能满足客户多元化、个性化的金融需求;现在要求通过客群的下沉细分对客户需求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并针对细分客群个性化需求定制研发产品。
“对细分客群的需求挖掘,更多是在消费场景中深入的。”上述广发银行广州分行零售银行部相关人士表示,比如此前银行基于能源汽车消费场景中经销商、消费者、厂商等参与方各自的金融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将贷款利率、厂商优惠、购车付款方式等内容打包设计,定制化研发了一款消费贷产品,较受市场青睐。
上述广发银行广州分行零售银行部相关人士认为,定制化研发不仅包括产品服务本身的定制化,还包括基于个性客群的定制化精准营销。当然要实现这些,离不开技术和数据的支撑。“过去几年银行一直在提精准营销,在场景布局过程中也一直在做,但实际上精准营销的核心还是数据处理能力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速,银行数据沉淀及可调用数据库越来越丰富、数据治理能力不断提升,且对消费场景的布局更加深入、垂直,就使得个性化营销较以往更加精准。”
麦肯锡分析指出,个性化客群深度营销,要推动以客户为中心的个性化获客和获客策略,搭配产品创新和客户旅程优化,实现客户经营深度和价值创造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