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
娅芝医用面膜代理价格表【微信:bk4392】 面膜厂家直供,零售,批发,招代理,零库存、操作简单,朋友圈文案一键转发,不需要囤货全部支持一件代发!即可实现轻松一件代发创业!
新浪数码讯 10月10日午间消息,华为消费者业务总裁余承东宣布华为将于北京时间10月22日20:00举办全球线上发布会,推出新一代旗舰手机Mate 40系列,以及麒麟9000芯片。
此前,华为消费者业务总裁余承东公开表示,新一代Mate再等一等,一切都会如期而至。今日早间有爆料人称,华为将于10月22日召开新品发布会,如今余承东一条微博正式确定了这一日期。
除了HUAWEI Mate40系列手机,麒麟9000芯片也将一同亮相。这或许也是最后一款采用麒麟芯片的华为手机。
根据此前曝光消息,华为Mate 40系列将包括4款机型,分别是Mate 40、Mate 40 Pro、Mate 40 Pro+,以及Mate 40 RS 保时捷设计,并且全系采用左上角挖孔屏幕和曲面屏幕。
其中“标准版”Mate 40将采用曲面屏+后置三摄的方案,背面摄像头系统依然是圆形设计;“高配版”则将采用曲率更大的瀑布屏设计,后至四颗摄像头,并拥有一颗潜望摄像头。
在续航方面,华为Mate 40系列游搭载66W快充,使用的依然是电荷泵技术,可以输出11V电压和6A电流。同时,华为Mate 40系列电池容量不会缩水,和Mate 30系列几乎一致。
说到华为Mate系列旗舰手机,不得不提麒麟芯片。往年华为会选择在德国IFA展会发布新一代麒麟芯片,今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新一代麒麟芯片未能如约而至。不过华为Mate 40系列依然会搭载新一代麒麟芯片——麒麟9000,这颗芯片也将和Mate40系列一同发布。此前余承东表示,麒麟9000可能是最后一代华为麒麟芯片。
据了解,麒麟9000芯片将是业界第一款5nm 5G Soc,与苹果A14仿生芯片、高通骁龙865不同,麒麟9000直接将5G基带集成到了芯片中。相比外挂5G基带的方案,集成式5G SoC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省手机内部空间,同时有助于降低功耗。
麒麟9000有可能是台积电代工的最后一代麒麟SoC。余承东此前透露,麒麟9000将拥有更强大的5G能力、AI处理能力,以及更强的CPU和GPU。
关于华为Mate 40系列手机,还有哪些新功能?10月22日我们和你一起共同见证华为Mate系列新机诞生,关注@新浪手机 ,我们不见不散。
来源:略大参考
文/李可乐
中国互金公司跑去美国上市不算什么新鲜事。宜人金科早在2015年就在纽交所挂牌,信而富、拍拍贷(后更名为信也科技)、微贷网等公司也在近年陆续登陆美股。
重量级选手总是最后登场。
北京时间10月8日,陆金所正式向美国SEC提交招股书。高盛、美银、瑞银、汇丰和平安证券(香港)等是此次上市承销商。
根据此前的媒体报道,陆金所控股此次IPO募集资金或将达到20亿至30亿美元,“受益于”蚂蚁选择了国内上市,这一融资规模有望让他们成为美股市场最大的金融科技IPO。
资本市场上可以避开蚂蚁等一众对手,但国内的金融服务行业,陆金所终究要和各路强手一较高下。面对大力推动普惠金融的金融科技公司和已经在私人银行领域形成垄断的传统银行,陆金所另辟蹊径,选择了一条中间路线。
1
自2012年上线以来,背靠平安的陆金所就被公认是“网贷一哥”、“P2P里的高富帅”。相较于拍拍贷那些凡夫俗子,高富帅讲的故事当然要玄乎一些,以显示自己的高逼格。
轻资本、中心辐射式(hub-and-spoke)的商业模式被放在招股书最前端的位置。
陆金所采取轻资本的商业模式,确保以较低的资本需求实现增长。轻资本最能反映在两个“一升一降”的指标上。由第三方提供资金的新贷款比例从2017年的51.8%上升至2020年上半年的99.3%。陆金所自己承担的信用风险比例则从2017年12月31日的24.6%降至2020年6月30日的2.8%。
很显然,轻资本模式必须建立在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广泛合作基础之上。招股书显示,陆金所已经与50多家金融机构建立了融资伙伴关系。在今年上半年促成的新融资中,28%的资金来自全国性股份制银行,33%来自城乡及其他商业银行,39%来自信托公司。
陆金所的两大中心(Hub)分别为零售信贷业务和财富管理业务。前者主要为中小企业/工薪阶层提供贷款,后者则是向中产及富裕投资人推荐理财产品。
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简单地总结一下陆金所的“中心辐射式”模式:帮助没钱的中小企业/工薪阶层寻找资金,帮助有钱的富裕阶级寻找可投资的资产。
2
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前6个月,陆金所总营收分布为278.2亿元、405亿元、478.3亿元和256.84亿元。
招股书中,陆金所将收取的零售信贷服务费和财富管理服务费统称为技术平台收入。
来源:陆金所招股书
零售信贷服务费是公司的最大收入来源,2020年上半年的营收规模达到207.5亿元,同比增长9.1%,占总收入的80.8%。
零售信贷服务费包括对借款人进行信用评估、提供技术援助、还款提醒、贷款数据管理、收款服务等。简单来说就是撮合贷款达成,并帮助出资方提高放款后的管理效率。
陆金所认为传统金融机构缺乏数据驱动的风险评估能力,并且不具备线上成本-效益管理技术;而纯线上的金融科技公司专注于短期、小额贷款,更依赖用户的社会行为数据,而非金融数据,所以两者都无法有效满足小微企业或工薪阶层的信贷需求。
相比之下,自己才是“真英雄”。15年的信贷数据加上与平安生态系统其他成员的合作、先进的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线上-线下的分销渠道,以及朋友圈中50多家融资及增信合作伙伴,成为陆金所自信的来源。
财富管理服务费的收入体量要小许多。今年上半年的收入为7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53%,营收占比只有2.7%。
为了响应有关部门的“三降”要求(P2P平台下降存量业务规模、出借人数量、借款人数量),陆金所在2019年8月停止了P2P产品的发售,导致财富管理服务费营收下滑。
P2P网贷业务曾经是陆金所的核心业务,甚至可以说是这家金融平台最显著的标签。虽然从2016年起,陆金所就开启了多元化战略,发展资产管理计划、共同基金等其他产品,但在2019年之前,无论是P2P产品的绝对规模还是占总客户资产的比例,均在快速攀升。
来源:陆金所招股书
陆金所P2P产品规模在2017年达到1380亿元,占总客户资产的29.9%。那年6月,网贷行业面临的监管压力加大,“双降”一词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中——“从业机构数量及业务规模双降”。
不过从招股书来看,陆金所并未受到影响。2018年,他们的P2P产品规模较去年上涨35.4%,达到1869亿元,占总客户资产的比例也上升至50.6%。
监管力度进一步加码。2018年底,“双降”升级至“三降”,行业加速出清。网贷之家的《2019年中国网络借贷行业年报》显示,截至2019年12月底,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下降至343家,相比2018年底减少了732家。2019全年网贷行业成交量下降46.24%。截至2019年底,网贷行业总体贷款余额较2018年下降37.69%。
这一次,行业龙头终于挺不住了。2019年,陆金所P2P产品规模下跌至1033亿元,跌幅44.7%,近乎腰斩,资产占比也跌至29.8%,回到了2017年的水平。
2020年,P2P资产规模进一步萎缩至478亿元,资产占比仅为12.8%,均为之前发售的存量产品。
陆金所的网贷交易规模在2015年第三季度首次超过美国网贷平台Lending Club,成为全球第一大P2P平台。因此,剥离P2P业务对陆金所的影响绝不仅仅局限于业绩上,更深深影响了他们的估值。
这家公司本来可以给华尔街讲一个简单、清晰的故事——“我们是这个星球上最大的网贷平台”。但如今他们却不得不用“轻资本”、“中心辐射式”这类陈旧或不知所云的词汇来描述自己。
在没有网贷的日子里,陆金所需要新的定位、新的故事,将自己区别于传统金融机构或支付宝等金融科技公司。
3
不过,就目前来看,去年清空了核心业务,今年又遭遇疫情的陆金所似乎还没把新故事想好,就仓促开启了上市之旅。
这也导致招股书中部分内容禁不起推敲,略有矛盾之处。
例如,他们认为传统金融机构或金融科技公司提供的财富管理产品有限,无法满足用户日趋复杂的理财需求。相比之下,自己平台上则拥有8600多只产品,优势显著。
但这8600多只产品全都来自合作的429家金融机构。也就是说,虽然陆金所认为其他机构提供的产品类型有限,但自己平台上的产品又很可能来自这些机构。
这种“集千家米,煮一锅粥”的方式或许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产品种类有限的问题,但如果这一问题是全行业的通病,那么研发全新的产品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比如支付宝的余额宝、相互宝等创新)。
但招股书中,陆金所鲜少谈到自主研发的产品。他们2019年的研发费用仅仅为19.5亿元,占总收入的4.1%,远低于蚂蚁的106亿元和8.8%。
目前来看,陆金所似乎想要走一条“中间路线”,从而避免和竞争对手直接火拼。
普惠金融是当前许多金融科技公司都喜欢讲的故事,虽然整个P2P行业遭遇强监管,但官方其实早已肯定了P2P的普惠作用。
新华社曾在《“爆雷潮”之后,P2P行业将走向何方?》评论:“优胜劣汰是所有行业发展所遵循的规律,不能因为短时间内出现的问题就一味地否认它,P2P行业能够覆盖银行等金融机构无法提供资金支持的领域,也是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数字普惠金融的缩影。”
作为曾经的P2P龙头,陆金所却和普惠沾不上边。虽然招股书显示,他们的零售借贷业务也服务于“工薪阶层(salaried workers)”,但这些用户中,92%有信用卡、至少57%有住房,无抵押借款的平均金额为14.7万元,抵押贷款平均金额更是高达42.2万元。显然这是一群高逼格的工薪阶层。
不过,你可千万别觉得陆金所就是喜欢高处不胜寒。在财富管理业务方面,他们的目光开始下沉,锁定在了传统的私人银行服务无法覆盖的群体。
截至2020年6月30日,陆金所的财富管理平台上拥有1280万活跃投资人,其中75.4%的资产达到30万元以上。考虑到国内私人银行的门槛最低为600万元金融资产,30万元就能在陆金所平台上享受财富管理服务,确实是“普惠”了不少。
综上所述,“低不成高不就”的中产是陆金所的主要客群,他们有车、有房、有信用卡,可以轻易获取信贷服务,但却难以触达传统金融机构的私人银行门槛。
不过,这种模糊的定位,能让投资人买单吗?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罕见!自营账户网下申购因弃购1股,这家券商被限制打新半年!
10月9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了2020年第8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配售对象限制名单,此次共有52个账户“上榜”。其中,申港证券自营账户因在科创板新股配售过程中存在弃购行为,被限制参与打新半年。此外,还有知名私募灵均投资旗下众多产品赫然在列。
52个账户被列入限制名单
10月9日,证券业协会发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配售对象限制名单公告(2020年第8号) 》。
协会称,为规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下投资者及其配售对象的网下询价与申购行为,根据《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下投资者管理细则》的规定,协会决定对在科创板“中信博”“瑞联新材”“固德威”“浙海德曼”新股发行项目网下申购过程中,存在违反《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下投资者管理细则》第十五条、十六条规定的股票配售对象列入限制名单。列入限制名单时限自公告发布之次日(工作日)起计算。
《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下投资者管理细则》第十五条规定,网下投资者及相关工作人员在参与科创板首发股票网下询价时,不得存在下列行为:使用他人账户报价;同一配售对象使用多个账户报价;投资者之间协商报价;与发行人或承销商串通报价;委托他人报价;利用内幕信息、未公开信息报价;无真实申购意图进行人情报价;故意压低或抬高价格;没有严格履行报价评估和决策程序、未能审慎报价;无定价依据、未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理性报价;未合理确定拟申购数量,拟申购金额超过配售对象总资产或资金规模;接受发行人、主承销商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提供的财务资助、补偿、回扣等;其他不独立、不客观、不诚信、不廉洁的情形。
第十六条规定,网下投资者参与科创板首发股票网下报价后,不得存在下列行为:提供有效报价但未参与申购或未足额申购;获配后未按时足额缴付认购资金及经纪佣金;网上网下同时申购;获配后未恪守限售期等相关承诺;其他影响发行秩序的情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此次共有52个账户被列入限制名单,开始日期自2020年10月10日起,直至2021年4月9日,为期半年。
(图片来源:摄图网,图文无关)
其中,大部分账户为宁波灵均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旗下产品,共计40余只。灵均投资为市场知名百亿量化私募,数据显示,光是今年前三季度,该公司就备案了121只新产品。
其余被列入限制名单的账户还包括:知名私募上海思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旗(金麒麟分析师)下思瑞二号私募投资基金、公募产品西部利得新润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申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自营账户、长丰众乐指数挂钩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北京泓澄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旗下产品泓澄金选进取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西藏信托有限公司等。
申港证券自营账户因打新弃购1股被限半年
记者注意到,在上述52个账户中,申港证券自营账户的出现颇为引人关注,这是继此前银河证券、红塔证券自营账户后,又一家被限制的券商。信息显示,申港证券于2016年3月14日获中国证监会批复设立,系内地首家根据CEPA协议设立的合资全牌照证券公司。
去年7月,因弃购科创板股票天准科技,银河证券自营账户被列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配售对象限制名单,六个月内不得参与首发股票网下询价。
今年9月,中证协表示,决定对在科创板“赛科希德”新股发行项目网下申购过程中,存在违反规定的股票配售对象—红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自营账户列入限制名单,限制时间为半年。
此次,申港证券自营账户因在科创板新股配售过程中存在弃购行为,被限制参与打新半年,自2020年10月10日起至2021年4月9日。从具体被限制原因看,根据科创板公司瑞联新材此前公告,申港证券作为网下投资者,初步获配2462股,应缴款281378.53元,但最终申港证券实际缴款281378.13元,放弃认购了1股。
(图片来源:摄图网)
根据相关规定,网下投资者参与科创板首发股票网下报价后,如果提供有效报价但未参与申购或未足额申购1次,证券业协会将出现上述违规情形的配售对象列入首发股票配售对象限制名单六个月。如果违规2次(含)以上,协会将出现上述违规情形的配售对象列入限制名单十二个月。而在被限制期间,该配售对象不得参与科创板及主板、中小板、创业板首发股票网下询价。而此次自营账户被列入限制名单半年,对申港证券的自营业务或许将带来较大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