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
倍可安面膜哪批发进货,批发微信《bk4392》 面膜批发招代理,一件代发,无需囤货,一手货源直供,绝对绝对正品,无论自己用还是做代理,欢迎咨询,大家一起来挣钱!
蓝剑投资同意以10.53元/股的价格受让上述标的股份,交易金额共计3.51亿元。
据了解,川恒股份的主营业务为磷酸及磷酸盐产品的生产、销售,其中磷酸为中间产品,终端产品主要为饲料级磷酸二氢钙和磷酸一铵,磷酸一铵包括消防用磷酸一铵和肥料用磷酸一铵。
川恒股份2020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依托瓮福地区丰富的磷矿资源和自主创新的半水湿法磷酸技术,生产的饲料级磷酸二氢钙的国内市场份额和出口数量,以及生产的消防用磷酸一铵的国内市场份额均处于行业首位。
本次权益变动前,川恒集团持有川恒股份63.77%的股份,本次权益变动后,川恒集团持有川恒股份56.94%的股份。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川恒集团仍为川恒股份控股股东,川恒股份控股股东与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
据悉,川恒集团本次之所以拟向蓝剑投资转让6.84%的上市公司股权,一方面是引入战略投资者,进一步优化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增强上市公司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满足自身的资金需求。
蓝剑投资的经营范围包括农业、林业、采矿业、食品饮料制造业、木材加工业、印刷业、石油加工、化工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建筑业、房地产开发、卫生、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业、广告业的投资(不得从事非法集资、吸收公众资金、等金融活动);化工产品、原材料(危化品及易制毒品除外)的销售。
蓝剑投资作为一家多元化投资的企业,具有较强的投资能力、经营能力和管理能力,有意在磷化工领域开展深度投资。
本次权益变动的特殊约定也值得关注。据悉,为加强和深化川恒集团与蓝剑投资的战略合作关系,为上市公司的未来发展提供长期支持,谋求双方长期共同战略利益,蓝剑投资自愿作出不可撤销的股份锁定承诺:自受让股份过户登记完成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所持有的受让股份。
公告显示,川恒集团与蓝剑投资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在企业管理、信息交流、投融资等方面形成相互支持和协同。双方将利用自身优势,共同在企业管理、品牌和营销渠道建设、对外投资等方面,为川恒股份提供尽可能的支持和资源,促进其竞争力和业绩的提升。双方在合作中应坚持合作共赢、友好协商、实事求的原则,努力推进合作利益最大化。双方战略合作期限为5年,到期后经协商可延长
在谈及本次权益变动对公司的影响时,川恒股份称,本次股权转让后,川恒集团及蓝剑投资将利用其自身优势,共同在企业管理、品牌和营销渠道建设、对外投资等方面,为上市公司提供尽可能的支持和资源,促进其竞争力和业绩的提升。
10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决定自2020年10月12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20%下调为0。
央行表示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稳定市场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专家认为,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作为汇率双向浮动的配套政策,有效的维护了人民币汇率稳定和双向波动。
此前设立保证金制度,是为了抑制外汇市场过度投机交易,近年来人民币汇率走势稳定,当前取消保证金制度恰逢其时。
保证金制度降为零之后,预期外贸企业预约售汇会显著增加,短期内银行购汇对冲需求增加,会影响人民币汇率走低,迟滞外汇升值。
中长期来看对于资本项目逐渐开放,增加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大有益处。
微博财经博主@威威威vvv 认为,风险准备金的设立主要是为了提高市场购汇成本,缓冲人民币贬值压力,那么最近一段时间人民币升值的速度越来越快,故而取消风险准备金用于缓冲这样过快的升值速度。这样操作也有助于机构使用衍生品来进行汇率的避险安排。
历史上2017年9月取消过外汇风险准备金。2018年8月提高过外汇风险准备金。
微博财经博主@高玮Wesley 认为央行决定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下调为0,这个操作挺有意思。原先上调准备金到20%的背景是人民币贬值压力较大或存在非理性预期。现在人民币大幅度升值,就反向操作。一来本来就不需要这么高的准备金(外贸企业套保成本太高),二来也可以避免升值过快。
财经微博@晒酷廖壮认为,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20%下调为0,意味降低购汇成本,鼓励购汇,政府不想人民币升值太快,保持人民币弹性,或更市场化的一种表现。
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要求银行需要把客户做远期购汇业务美元的名义本金的20%存入央行,存期为一年,不会付利息,这也就相当于只要银行每次接受一名做远期购物业务的客户,就会有一笔美元资金被央行冻结,增加了银行的资金成本,这个交易成本会折算在远期购汇业务的报价中,变相的提高了客户做远期购汇的成本。
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要求对开展代客远期售汇业务的金融机构收取外汇风险准备金,准备金率暂定为20%。是政府用来打击人民币空头稳定汇率的有效手段。
原标题:澳大利亚政府:民众2022年前将无法赴欧美旅行
海外网10月12日电 综合英国《每日邮报》《卫报》11日报道,针对当前疫情形势,澳总理莫里森表示,澳大利亚必须“非常谨慎地”采取行动,向少数几个低风险的国家重启无隔离旅行。欧洲和美国将被排除在外,澳大利亚民众赴欧美旅行至少要等到2022年。
他还透露,澳大利亚正在与新加坡、日本、韩国以及太平洋诸岛进行谈判,寻求共建“旅行泡泡”计划(travel bubble)。目前,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旅行泡泡”计划第一阶段已经开始,新西兰人将可以不接受14天的隔离,直接访问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首都及北部地区。
澳大利亚旅游部长西蒙·伯明翰11日说,与新西兰等低风险国家建立无检疫旅行的举措“不能以牺牲国内健康和经济实力为代价”。此外,“与高风险国家展开广泛旅行,将仍然非常依赖有效的疫苗接种或疫情管理方面的其他重大突破。”
伯明翰警告,澳大利亚民众前往美国或欧洲的旅行不太可能重新列入议程,至少要等到2022年。这意味着往返欧洲和美国的澳大利亚民众将继续受到两周强制性隔离期的限制。(海外网 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