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
伊生优美冷敷贴批发零售【微信:bk4392】 面膜批发招代理,一件代发,无需囤货,一手货源直供,绝对绝对正品,无论自己用还是做代理,欢迎咨询,大家一起来挣钱!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干群芳 10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这份文件是我国面向2021-2035年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纲领性政策,其征求意见稿在去年12月份发布。截至发稿,最终版的文件还没有对外公布,但会议就产业的发展提前释放了四个要点。其中提出要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公共领域车辆,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
在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过程中,公共服务领域一直以来是大规模推广的切入口。上一阶段的纲领性文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就提出,“在大中型城市扩大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范围”,不过并没有提出具体的要求。而根据此次会议信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或将针对相应领域提出80%的推广比例要求。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时隔近一年,这一要求要低于征求意见稿里提到的100%。2019年12月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公共领域新增或更新用车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车。
“公用新能源车推广应用比例一步拉到100%也不太现实的,在气候极其寒冷或极其炎热地区或充电设施还很缺乏的区域,还需要一个过渡时间,让新能源车产品更加完善、充电设施分布更广泛,能满足各种使用场景时,再将这个比例增加到100%。”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梅松林向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调整后的比例更加贴近市场、贴近实际。另一位行业分析人士则告诉记者,比例的调低或许也考虑到了地方政府完成目标难,面临较大的补贴财政压力有关。
即使已经释放了调低目标比例的信号,业内人士仍期待最终的政策细节对完成目标提供更大的可操作性,“80%只是一个设想而已,目前还没看到具体的规划,到底是哪个细分市场要到80%,不同细分市场的情况不一样。”上述行业分析人士向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建议针对公交车、出租车、专用车等不同的领域制定不同的目标和条例。不过,从征求意见稿来看,相关条例尚没有细致到各大细分市场。
在中央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制定目标前,区域性的政策早已出台。例如,2017年出台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就要求,北京市新增出租车应全部更换为电动车,其他城市积极推进出租车更换为电动车或新能源车。2018年,西安市发文要求2019年年底前全市出租汽车、公交车全部更换为新能源汽车。2019年底,武汉市发文要求全市新增及更新公交车、出租车、通勤车等社会用车原则上100%使用新能源汽车。
不过,新能源汽车的推广程度与充换电等补能设施的同步建设有关,近十年来,我国车桩比虽然已经优化至3.4:1,但距离1:1的目标依然有较大的的差距,尤其是下沉市场布局仍较为匮乏。今年年初,充换电产业迎来了新基建、补贴等利好政策,多位业内人士认为这将拉动下沉市场的充换电产业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规模。作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一环,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提出,要加强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并提出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应用。
相比征求意见稿,此次会议传递出充换电网络建设的相关内容有几处重大调整,包括“加快形成快充为主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对作为公共设施的充电桩建设给予财政支持”等,这些在征求意见稿中都是未曾出现的。梅松林认为,对快充的强调也是更加贴近市场的调整,“绝大多数用户会选择公共充电桩的快充。如果慢充电桩建设过多,会导致资源的极大浪费。”而强调加快形成城乡公共充电网络建设,也被认为将填补当前产业布局的短板。
除了强调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以及加强充换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外,会议提出的四大要点中的另两条为“要加大关键技术攻关,鼓励车用操作系统、动力电池等开发创新”,以及“支持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技术互融协同发展,推进标准对接和数据共享”,以及“要鼓励加强新能源汽车领域国际合作”。
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制定的目标,2020年我国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要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目前的市场情况距这一目标尚有距离。即将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的征求意见稿则没有提出具体的产销数字目标,但指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5%左右。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59.6万辆,占整个汽车市场销量比例仅为3.75%。
10月10日消息,最新一期《中国金融》杂志刊登了央行行长易纲的署名文章《金融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易纲表示,人民银行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最大程度保护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经济社会安全稳定。
易纲在文章中表示,金融风险具有隐蔽性、复杂性、突发性、传染性等特征,一旦大规模快速暴露,对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危害性极强。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周期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相叠加,加上外部经济金融形势更趋复杂,前期积累的金融风险处于水落石出的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在防范好重大金融风险的同时,坚持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积极稳妥化解和处置金融风险,保护好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为此,党的十九大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确定为三大攻坚战之一,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并强调金融风险是最突出的重大风险之一。
近三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基本方针和政策,人民银行认真履行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下称“金融委”)办公室职责,牵头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一是宏观杠杆率过快上升势头在2018年至2019年得到有效遏制,为2020年应对疫情加大逆周期调节赢得了操作空间。二是影子银行无序发展得到有效治理。三是“明天系”“安邦系”“华信系”等重点高风险金融集团得到有序处置。2020年7月17日,根据金融委部署,人民银行统筹协调,由银保监会、证监会果断接管“明天系”旗下9家核心金融机构。四是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处置取得阶段性成果。除依法接管包商银行外,还会同有关地方政府和部门有效化解了锦州银行、恒丰银行等中小银行风险。五是互联网金融和非法集资风险得到全面治理。P2P网贷机构数量和借贷规模连续26个月下降。六是金融市场运行平稳有序。特别是在疫情严重影响下,股市、汇市、债市等金融市场在2020年2月3日如期开市,运行总体平稳,韧性明显增强。七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制度建设和监管执法有力推进。初步建立了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金融控股公司、金融基础设施等统筹监管框架。市场化、法治化的债券违约处置机制不断完善。金融业综合统计稳步推进。
在这项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的工作中,人民银行始终坚持依法依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处置金融风险,平等保护各类债权人合法权益;始终坚持防范道德风险,强化市场纪律;始终坚持把握好风险处置的节奏和力度,该出手时果断出手,防止小风险酿成大风险。
一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稳中求进,平衡好稳增长、调结构与防风险的关系,加强政策协调和舆论引导,防止经济过快下行与风险集中暴露相互叠加,防范金融市场异常波动。一旦出现重大金融风险苗头,果断决策,快速处置,坚决不让局部风险发展成系统性风险、区域性风险演化为全国性风险。坚持分类施策,优先处理可能威胁经济社会稳定和引发系统性风险的突出问题,在大局稳定的前提下,做到“精准拆弹”。
二是严格依法合规,全面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处置风险。金融风险处置涉及大量市场主体利益,涉及动用公共资源,必须严格依法依规,经得起人民的检验、法律的检验、历史的检验。比如,接管包商银行,是因为包商银行触发了《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被接管的法定条件,再不接管将严重损害广大客户合法权益特别是存款人的存款安全。在接管过程中,从进入现场接管,到各项债权债务的处理,再到小额债权人的全额保障,大额债权人的债权转让收购协议的签署,每个环节、遇到的每个问题,我们都坚持严格依法决策,快速处理。目前,包商银行重组工作已平稳落地,新设立的蒙商银行已于2020年5月1日正式对外营业。
三是依法加强产权保护,充分保护广大人民利益。高风险金融机构和金融集团债权人既有国有也有民营,既有内资也有外资,处置相关风险时,我们坚持对各类产权一视同仁,不搞例外、不开口子,依法平等予以保护。同时,处置过程中,充分保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比如,在接管包商银行过程中,采用存款保险基金出资和中央银行资金支持的方式,对包商银行负债方的各类债权进行收购承接,依法最大限度保障500万储户和3万户中小微企业的合法权益。
四是切实防范道德风险,严肃市场纪律。处置金融风险过程中,我们坚持推动压实金融机构及股东的主体责任、地方政府的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和金融管理部门的监管责任。出现重大金融风险后,问题机构的股东必须首先承担损失,股东权益清零后依然存在缺口的,由相关大债权人依法分摊。针对金融市场一度存在的“金融牌照信仰”“规模信仰”等问题,对于严重资不抵债的机构,坚决依法实施市场退出,严肃市场纪律。同时,在处置重大金融风险过程中,我们及时移送风险处置过程中发现的各类违法违规线索,配合有关部门严厉查处金融违法犯罪行为,让坏人依法受到惩罚。
原标题:三星堆博物馆将建新馆 向全球征集概念设计方案
为推进三星堆国家文物保护示范区建设,充分展示三星堆古蜀文明在中国和世界文明发展史中的地位,加快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步伐,积极打造世界古文明研究和文化旅游高地,10月10日起,三星堆博物馆在全球范围内征集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博物馆及附属设施工程(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和游客中心项目)建筑概念设计方案。
2019年11月,三星堆遗址的全面勘探和重点发掘重新启动,考古勘探发现与一、二祭祀坑规模相当的多个祭祀坑群,并有文物重器露头,预示将有新的重大发现。2020年9月6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囯内多家机构启动对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进行科学发掘,开启三星堆遗址考古的新时代。
据了解,三星堆博物馆现有两个展馆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随着三星堆遗址不断有新的考古成果,现有展馆已无法容纳新文物展示。为此,三星堆博物馆立足于建设世界一流遗址博物馆,满足三星堆遗址考古新发现的需要,提升文物保护和展陈水平,推动博物馆旅游服务设施提档升级,决定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三星堆博物馆新展馆,并启动此次建筑概念方案征集活动。
此次征集项目的建筑面积约35000平方米,其中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建筑面积约30000平方米,游客中心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以及陈列布展、现有两个展馆改造、安防智能化系统、总体景观绿化、景区主入口、水系整治、停车场等附属工程,估算总投资10.6亿元。
此次征集活动将在全球范围内遴选有实力、有经验的高水平设计机构参与新馆项目方案设计。创新采取补偿机制的“杯赛式”遴选,并将由专家评审模式与网络海选相结合。其中,专家评审模式是在符合报名条件的应征设计机构中,通过资格预审择优10家设计单位方案作为第二阶段专家评审方案;再由国内顶级、多专业的方案评审委员,评选出3个方案;并由专家组从中最终评审优选1个方案。
为了最大限度征集方案,活动面向个人及个人组合等独立设计师提供征集竞赛平台,设置网络海选模式。本次征集对参与的设计机构或个人给予合理经济补偿,以提高设计机构或个人的积极性。本次征集活动补偿奖励累计达1000万元。
具体要求于10月10日在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中国采购与招标网、三星堆博物馆官网公布。
三星堆景区管委会副主任,博物馆党组书记、常务副馆长朱家可向全球设计团队发出征集邀请:“三星堆文明是世界级的,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同时期同纬度的古埃及、古巴比伦等世界古老文明可以毗美。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是建设三星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期望应征方案能够体现‘以人为本’‘馆园结合’的指导思想,使三星堆新馆成为体现国际范、中国风的标志性文化建筑,诚致邀请全球富有创新精神的优秀设计团队及个人参与此次方案征集。”(总台央视记者 杨妮 吴信鹏)